无标题文档
登录名 密码
公告:
站内搜索:
  政策法规
 
南京市2008年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工作意见
浏览次数:1161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18日

 

南京市民政局各业务主管单位、各行业协会(商会)    我市的行业协会(商会)(以下统称行业协会)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6年以来,按市场化要求新成立了36家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民间化机制初步建立,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逐步显现。但仍存在政府职能转移尚未到位、行业协会发展不平衡、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较弱,行业自律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为巩固我市行业协会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推进行业协会改革和发展,发挥行业协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中的作用。现提出2008年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国务院关于加快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南京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为依据,按照《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意见》要求,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着力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和管理,积极探索行业协会评估机制,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符合行业发展的新型行业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构建和谐南京服务。 ()工作目标:继续深化行业协会改革和发展,推进行业管理部门职能转移,加强行业协会能力建设,提高行业协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履行职能的能力;继续加强行业协会规范化建设,完善行业协会制度体;继续加强行业自律诚信建设,初步建立行业信用体系:积极开展服务社会的公益活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探索培育发展和依法监督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稳步推进行业协会改革和发展,逐步形成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国际惯例的行业协会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二、积极拓展行业协会职能   

()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意见》指出:“整合完善行业管理体制,注重发挥行业管理部门在制定和组织实施,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国家标准等方面的作用o”各业务主管单位应按照中央的要求,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要坚决取消不适应行业协会发展的各种限制,进一步转变职能,把适宜于行业协会行使的职能委托或移交给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要努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主动向政府和部门反映行业、会员诉求,提出行业发展和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相关法律法规、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或参与制订行业标准和行业发展规划、行业准入条件,完善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发展。,政府部门在行业监督管理、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制定、重大工程项目论证等方面,要主动、充分听取和吸纳行业协会的意见,建立职能委托和购买服务机制,通过委托授权和购买服务等方式,与行业协会签订授权委托书、购买服务协议书,支持行业协会承担有关社会公共事务;通过听证机制广泛征询行业协会的意见,积极引导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管理、参与价格监督、参与市场规范。按照“职随责走、费随事变”的原则,实行购买服务。要建立相应的资金项目,扶持新的行业协会,为行业协    会提供政策信息服务,为行业协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加强行业自律诚信建设。行业协会担负着实施行业自律的重要职责,要围绕规范市场秩序、健全各项自律诚信制度。年内务行业协会都应制订、修订并组织实施行业职业道德准则以及行业诚信自律意见和办法,督促企业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大力推动行业自律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规范会员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切实履行好服务会员的宗旨,开展社会公益服务。行业协会是会员利益的代表,必须切实为企业服务,为会员服务。行业协会根据授权进行行业统计,掌握国内外行业发展动态,收集、发布行业信息;依照有关规定创办报刊和网站,开展法律、政策、技术、管理、市场等咨询服务;组织人才、技术、管理、法规等培训,帮助会员企业提高素质、增强创新能力、改善经营管理;参与行业资质认证、新技术和新产品鉴定推广、事故认定等相关工作;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举办展览会、交易会等,为企业开拓市场创造条件。 ()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行业协会要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在维护国内产业利益和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发挥作用。要积极组织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联合行动,开拓国外市场;建设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联系相关国际组织;指导、规范和监督会员企业的对外交往活动;主动参与协调对外贸易争议,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做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应诉、申诉等相关工作,维护正常的进出口经营秩序。三、全面加强行业协会基础建设

()苦练内功,提升行业协会影响力。各行业协会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紧密围绕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件,抓住一切可以发挥职能作用的机遇,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要把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特别要以履行行业协会职能为重点,苦练内功,以高质量的服务改善行业协会的形象,扩大影响力。各行业协会要打破部门和所有制界限,注重吸收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科研院所入会,改善会员结构,扩大行业覆盖面,力争达到同行业覆盖率50%以上,提高行业代表性,增强行业协会影响力。要强化服务意识,根据行业需要,主动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联系,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发挥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业绩,拓展行业协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制度建设。各{亍业协会要建立健全以协会章程为柁心的民主选举制度、民主决策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考核奖励制度、新闻宣传制度、劳动用工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秘书处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完善行业协会法人治理结构,着力推进行业协会规范化、民主化、市场化建设。要加强行业协会与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联系,建立健全重大事项报告机制,通过重大事项的报告,传递、沟通信息,争取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支持与帮助。登记管理机关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管理信息网的作用,及时发布行业协会活动信息,联系相关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参与活动,形成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和相关民间组织的联动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区域间行业协会合作协调机制。

()加强行业协会专职人员队伍建设。行业协会专职人员队伍建设是行业协会发挥职能作用的关键,必须大力加强专职人员队伍建设。各行业协会要积极吸引优秀人才,充实行业协会专职工作人员队伍,同时要设立专项培训经费,加大专职人员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专职人员素质。要落实行业协会专职人员的养老、医疗、失业等基本社会保险,为专职人员提供必要的保障,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今年将以专题研讨的形式,对协会会长、秘书长及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培训。重点培训政策法规、民主办会、财务会计、制度建设、行业管理、行业服务锌内容,从而增强协会自律诚信建设的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打造?支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的协会工作人员队伍。()依法开展活动。各行业协会都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全面落实《南京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认真履行行业协会“服务、代表、自律、协调”的基本功能。行业协会不得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依法所得不得在会员中分配、不得投入会员企业进行营利。未按规定履行批准程序,不得针对企叶举办行业性的评比活动。经批准举办的评比活动不得收取费用。行业协会举办展览会、交易会、研讨会、培训等活动可以实行有偿服务,收费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公开收费依据、标准和收支情况;对依法或经授权强制实施仲裁、认证、检验、鉴定以及资格考试等活动的收费应执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规定。各行业协会要依法指导会员企业开展经营活动,通过协调机制,建立行业有序的竞争秩序,规范会员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严禁组织会员企业订立价格同盟。

四、积极探索行业协会管理新思路()改革和完善监督管理方式。要按照政会分开、分类管理、健全自律机制的原则,加强和改进行业协会登记管理工作。要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行业协会管理体制。各业务主管单位要规范对行业协会的管理行为?简化对有关事项的初审行为,明确监督管理机构职责,建立高效、便捷的监督管理机制。要积极探索政府对行业协会进行有效扶持的办法和途径,探索建立行业协会发展基金,建立对新设立行业协会的扶持机制,促进行业协会逐步走向健康成熟。要研究探索建立委托和购买服务制度,处理好直接扶持和间接扶持的关系,提高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率。研究探索行业协会从业人员职称讦定、教育培训和交流任用的新机制。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简化和规范管理内容及方式,逐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为行业协会创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调整、优化结构和布局。各业务主管单位要在调查研究基础±,统筹规划行业协会的布局。要不断开拓新领域,在重点经济发展急需行业或领域、具有比较优势的农副业、现代服务业和其它符合产业发展方向行业和领域,培育和发展一批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功能齐全、行为规范、服务有效的行业协会。鼓励行业协会之间通过适度竞争提高服务质量。()探索建立评估机制。年内会同部分业务主管单位,继续开展行业协会评估试点。按照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分类评定、动态管理、客观公正的原则,制定合适我市特点的行业协会评估标准、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建立评估机制,探索建立适合我市行业协会发展特点的行业协会评估体系。在科学评估的基础±,选择一些自主办会水平高,履行职能能力强,服务质量优良,对行业发展贡献大的行业协会给予重点扶持,适时调整结构不合理、作用不明显的行业协会。积极探索优胜劣汰的行业协会退出机制,完善行业协会管理机制。 

 
 
 
 
机构简介
会员概览
经团联新闻
上海产经
商务信息
政策法规
网上办事
出版物
长三角工经联
图片集锦
活动及预告
诚信自律
节能减排JJ小组
上海市企业管理创新成果
上海经贸仲裁中心
上海市制造业创意促进中心
上海市工商业领军人物评选
上海市行业质量工作促进会
上海经团联知识产权工作站
党建工作
公告
上海市工业经济管理进修学院
广告
友情链接
政策解读
 
新闻排行榜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冷伟青一行...
中办国办印发《行业协会商会...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
关于取消社会团体会费标准备...
2016上海市企业社会责任...
杨雄市长在市经团联四届四次...
上海市展示工程资质企业一览...
市经团联举行“企业对接政府...
经贸仲裁仲裁流程
经贸仲裁立案流程
 
无标题文档
版权所有 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Email:admin@sfeo.org
上海市江西中路181号(福州路口) 邮编:200002
电话:021-63292897 传真:021-63290203 沪ICP备05023185号-1
copyright@2008,All Rights Reserved
021-63292869